杜甫写过很多望月的诗,而被选入《唐诗三百首》的《月夜》便是其中的一首不朽名篇。全诗如下: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首诗翻译过来就是:
(相关资料图)
今夜鄜州的月皎洁明亮,只有你一个人独自仰望,呆呆地欣赏。
家中的小女儿虽然陪在你身边,但是她还太小,不懂你的哀愁与忧伤,不能与你一起赏月,更不理解你的望月里含着多少相思之苦。
你独自长时间站在门前,夜晚的露水沾湿了你的头发,阵阵香气自你的发间传出,在清冷的月光之下,你的玉臂也一定会觉得有丝丝寒意。
等到什么时候我回到你身边,和你一起依偎在帐前望月时,月光在把你我流下的泪水双双擦干。
关于此诗的写作背景,我们需要有简单的了解,以便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
此诗写于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爆发,安禄山攻占洛阳之后,又由洛阳攻潼关。
长安危在旦夕,在杨国忠的建议下,玄宗仓皇出逃到蜀地。同年六月,京城长安沦陷,杜甫带领家眷逃到鄜州羌村。
七月,肃宗即位,杜甫听到消息,便只身从鄜州出发投奔肃宗,把家眷留在鄜州。不料在途中他被叛军俘虏,带回长安。
回到长安后一审问,杜甫只是一个小官,不值得抓,便把他释放了,但是由于战乱,交通阻塞,他一时不能回到鄜州只好滞留京城。夜晚,他望着月亮思念家人,感慨国家多难,于是在八月的夜里,写下此诗。
这首诗虽然只有寥寥数字,对后世的影响却很大,有着很高的艺术性。
01整首诗围绕“独看”来写,把孤独写到极致
安史之乱后,叛军到处杀烧掳掠,很多村庄变为一片废墟,田园无人耕种,景象惨不忍睹。此时杜甫与家人音讯断绝,不知道彼此的情况。
妻子独自在家里,想到丈夫生死未卜,内心的惶恐、不安、焦虑可想而知,但是谁能安慰她呢?
她身边只有需要她保护的孩子们,女儿那么小,她根本不懂国难时艰,更不等生死离别,自然也不能安慰母亲,她望着母亲在寒冷的夜晚呆呆地望月,却不懂母亲的望月里有多少悲苦辛酸。
妻子目前的境况是没有丈夫可以依靠,没有亲人可以来安慰,“独”和“未解”道尽了妻子的孤独。“独看”从正面写孤独,“未解”从侧面写独孤,正侧面结合,多角度展示望月的凄凉状态。
妻子的愁思之长,从“湿”字可见,如果站立的时间短,头发不至于会被露水浸湿,这一字刻画出妻子长久凝望、思绪万千却又无可奈何的凄凉状态。
而此时正值深秋,“寒”字反映天气状况,深秋已是天气转凉,万物肃杀,深秋的月夜更是清冷,环境对妻子的心情也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02手法创新,空间多次转换
在古诗当中,常常会看到空间叠加、时间交织的网状时空结构,比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而作为晚唐诗人,李商隐或许在杜甫这里受到过相关启发。
杜甫的这首诗,在空间上本来写得是妻子那里,写妻子在鄜州望月的情景,然而却是诗人在京城想象的鄜州,他并没有亲眼看到妻子望月的情景,所以在虚实结合里,便有了诗人此地与妻子的彼地的空间叠加。
诗人最后又写到将来两个人一起看月的情景,这样,此地、彼地与将来两个人一起的所在地三个空间便交织在了一起。
时间上同样是交织的,诗人望月思妻的现在与两个人在一起的未来同样在诗人的想象里融合。
这样就使时间和空间的交错、叠加,形成错综的时空结构,这一结构又很强的变现力,使视野显得更为广大,想象更为丰富,增加了诗歌的意蕴,使诗人复杂的情感有了一个合适的安放之地。
也就是说,复杂的结构与复杂的情感相辅相成,情感赋予这一结构以内涵,结构赋予复杂的情感以容纳之所。
03借他人抒己怀,视角独特
这首诗的题目为“月夜”,到底是谁在夜晚望月呢?从诗歌的内容上看是妻子在望月,而细想便知,着应是诗人在京城望月,一边望月,一边想象妻子在鄜州望月思念他的情景。
也就是说,诗人的望月时事实,妻子的望月时想象。妻子到底有没有望月呢?她与丈夫心意相通,此时也一定在思念丈夫,此处写妻子的望月,只是诗人是在借妻子的望月抒发自己对家人的思念而已。
这便是这首诗的含蓄之处,诗人不直接说自己思念之情,而是借想象妻子望月思念自己的情景表达对家人的牵挂,这个视觉比较独特。
总之,本诗含蓄隽永,时空错综融合,大大拓展了诗歌意境,想象奇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