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制下的“王爵”(不包括外蒙、西藏、新疆等外藩),大致可分为“异姓王”、“追封王”和“宗室王”三类,这三类王爵,根据清朝最高统治者在封王时的动机,又可以简单的总结为三句话:
(资料图)
一、皇帝需要你成为王——异姓王
异姓王是清初出于战争或者笼络人心的需要,赏赐给吴三桂(平西王)、孔有德(定南王)、耿仲明(靖南王)尚可喜(平南王)、孙可望(义王)等五位汉族大臣的王爵,异姓王只产生于清初战争年代,具有明显的时代特殊性
平西王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
二、皇帝希望你成为王——追封王
对于生前立有大功的重臣,在其死后以追赠的形式,册封王爵。扬古利(追封武勋王)、黄芳度(追赠郡王衔)、傅恒(追赠郡王衔)和福康安(追封嘉勇郡王)等人,都属于“追封王”。这一类王,是死后才被赏赐的荣誉头衔性质的王爵,主要是表达皇帝对逝者的感念之情,通常不具备王爵的实际功能,也没有世袭传承的可能。
富察傅恒三眼花翎朝服像
三、皇帝认可你成为王——宗室王
宗室王,意即皇家宗室王爵。清朝,凡爱新觉罗的直系子孙,理论上来说,都具备封王的资格,请注意,只是理论上具备资格,血缘只是封王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必然结果。
在这一点上,满清的王爵封赏,与明代制度有所相同,明朝只要是皇帝的儿子,必然封王,但在清朝,哪怕是皇子,封不封王,什么时候封王,都只能是皇帝认为你应该被封王时,才能算数。
和硕恭亲王 奕䜣(道光帝第六子)&和硕醇亲王 奕譞(道光帝第七子)
宗室王爵的满清特色
虽然王爵的来源有三类,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满清统治者在“王”这一最高爵位的封赏上,还是沿袭和遵从了中原汉族政权的核心标准,那就是“非皇室宗亲不封王”,所以除开前文所说的极少数异姓王和追封王以外,正常情况下,清朝的王爵,只赏赐给皇帝的直系子孙或者兄弟,满清得国289年,封王爵者240多位,绝大多数都是“宗室王”。所以下面我们主要来聊一聊关于宗室王爵的问题。
清朝做为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在王爵制度上,也具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
一、封号前加满语称谓
宗室王爵按等级排序,有亲王与郡王两级,亲王前加“和硕”(满语“四方四角”之意)二字,郡王前加“多罗”(满语“礼的、道的”之意)二字,亲王与郡王统称为王爷
二、王爵封号弃用国名,而改用美称
清之前的朝代,单字王爵(亲王),封号都是以春秋时期的国名来修饰,例如我们熟知的李世民,登基之前被封“秦王”,宋太宗继位前是“晋王”,明成祖朱棣被封“燕王”,一般情况下“晋、秦、齐、楚”这些春秋大国都是比较尊贵的单字封号,而二字王爵(郡王),一般选用地名作为封号,像我们熟知的“延平郡王”郑成功,“兰陵王”高长恭,再比如明朝开国第一名将徐达,死后被追封“中山王”,这些都是二字郡王。
延平郡王郑成功
清朝则有属于自己的王爵命名规则,除了亲王前冠“和硕”,郡王前冠“多罗”外,王爵封号不再用国名或地名,而全部用美称来代替,顺治朝大名鼎鼎的“摄政王”多尔衮,王爵全称应该是”和硕睿亲王”,末代皇帝溥仪的生父载沣,王爵全称是“和硕醇亲王”,还有下面即将要谈到的清初两大铁帽子郡王——“多罗克勤郡王”、“多罗顺承郡王",这些都是以用意美好的字、词作为王爵封号。
三、降等承袭和世袭罔替并行
满清王爵的传承,是“降等承袭“和“世袭罔替”两种模式并行,“降等承袭”是绝大多数爵位(包括王爵)所必须遵循的传承制度,即爵位继承人在原爵位的基础上降一级继承,父亲被封亲王,嫡长子袭爵就只能是郡王,父亲被封郡王,嫡长子袭爵就只能是贝勒,以此类推。而“世袭罔替”则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爵位传袭制度,爵位的等级不随世袭而更替(不降等),因此,世袭罔替的王爵,也被形象的称为“铁帽子王”。
清初摄政王 和硕睿亲王 爱新觉罗多尔衮
十二大铁帽子王
一、功封世袭罔替
在大清的开国史上,有八位赫赫有名的王爷,他们不仅是皇帝的嫡系子孙,而且都曾对清朝开基创业或统一全国立有大功,因此这八个王爷的爵位,被特别恩赐为“世袭罔替”,分别是和硕礼亲王代善,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和硕豫亲王多铎,和硕肃亲王豪格,和硕庄亲王(承泽亲王)硕塞,还有两位多罗郡王,分别为多罗克勤郡王岳托和多罗顺承郡王勒克德浑,总共六个亲王,两个郡王,这八个人也是清初著名的“八大铁帽子王”
十二大铁帽子王之一 和硕礼亲王代善
二、恩封世袭罔替
除上述八位因战功而被赐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之外,另有四位王爷,分别是和硕怡亲王胤祥(康熙帝十三子)、和硕恭亲王奕䜣(道光帝六子)、和硕醇亲王奕譞(道光帝七子)、和硕庆亲王奕劻(乾隆帝曾孙),这四位王爷,并不像之前的八位铁帽子王因战功而获得世袭罔替的资格,因此被称为“恩封”世袭罔替
和硕怡亲王胤祥
大清得国289年,一共只产生了上述12位世袭罔替的王爵,可以说铁帽子王是真正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