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神图片(中医宝典:“茯神”,宁心、安神)
茯神为多孔菌科卧孔属植物茯苓的菌核,原物种为低等植物,是寄生在松树上的真菌。药用部分为干燥菌核体中间抱有松根的白色部分。性味甘、淡平。有渗湿、健脾、宁心等功能。用于痰饮、水肿、小便不利、泄泻、心悸、眩晕。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资料图片)
茯神是植物茯苓的中药制品,原植物多寄生于马尾松或段木上,其生长发育可分为两个阶段:即菌丝(白色丝状物)阶段和菌核阶段。菌丝生长阶段,主要是菌丝从木材表面吸收水分和营养,同时分泌酶来分解和转化木材中的有机质(纤维素),使菌丝蔓延在木材中旺盛生长。第二阶段是菌丝至中后期聚结成团,逐渐形成菌核(亦称结等)。
名家论述
1.《纲目》:《神农本草》止言茯苓,《名医别录》始添茯神,而主治皆同。
后人治心病必用茯神,故洁古张氏谓风眩心虚非茯神不能除,然茯苓未尝不治心病也。
2.《本草经疏》:茯神抱木心而生,以此别于茯苓。
《别录》谓茯神平,总之,其气味与性应是茯苓一体,茯苓入脾肾之用多,茯神入心之用多。
3.《药品化义》:茯神,其体沉重,重可去怯,其性温补,补可去弱。
戴人曰,心本热,虚则寒。
如心气虚怯,神不守舍,惊悸怔忡,魂魄恍惚,劳怯健忘,俱宜温养心神,非此不能也。
【性味】甘淡,平。
①《别录》:平。
②《药性论》:味甘,无毒。
③《药品化义》:味甘淡,性微温。
【归经】入心、脾经。
①《药品化义》:入心、脾二经。
②《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足大阴脾经。
③《要药分剂》:入心经,兼入肝经。
药材来源
【饮片性状】: 干燥的菌核与茯苓相同,惟中间有一松树贯穿。商品多以切成方形的薄片,质坚实,具粉性。切断的松根棕黄色,表面有圈状纹理(年轮)。
【来源】
茯神:茯苓菌核中间(白茯苓)抱有松根或细松木心者的部份。多切成薄方块,坚实。
茯神木:为茯神中的木心。多为弯曲不直的松根,外部带有残留的茯苓,显白色或灰色,内部仍为木质,质松体轻,无皮,略似朽木。
【功能主治】宁心安神。适用于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症。
【药材】干燥的菌核形态与茯苓相同,惟中间有一松树根贯穿。
商品多已切成方形的薄片,质坚实,具粉质,切断的松根棕黄色,表面有圈状纹理(年轮)。
实用选方
1、治心神不定,恍惚不乐:茯神100克(去皮),沉香25克。
并为细末,炼蜜丸,如小豆大。
每服三十丸,食后人参汤下。
(《百一选方》朱雀丸)
2、治心虚血少,神不守舍,多惊恍惚,睡卧不宁:人参(去芦头)、茯神(去木)、黄耆(蜜炙)、熟干地黄(洗,焙)、当归(洗,焙)、酸枣仁(去皮,炒)、朱砂(别研,一半入药,一半为衣)。
上件各等分,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煎人参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