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腾讯研究院与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SSV)联合主办的“拟合·T-Week2025科技向善创新节”于2025年1月8日至10日举行。本届创新节以“拟合”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球科技、人文、艺术等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行业领袖及实践者,共同探讨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如何推动技术与社会、经济、个人的深度融合,实现人与技术的和谐共生,共创美好未来。
今年是腾讯连续第八年举办科技向善年度论坛。八年来,创新节始终秉承“用户为本,科技向善”的理念,致力于搭建一个开放、包容、多元的交流平台,推动社会各界对科技发展与社会责任的思考,促进前沿科技与社会应用的深度融合,探索人与技术和谐共生的未来图景。
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发表了题为《拟合未来:选择比能力更重要》的主旨演讲。司晓回顾了2024年AI领域的三大进展:多模态能力爆发式增强,多模态大模型展现出惊人的跨模态理解和生成能力,推动人机交互迈向新的高度;AI推理能力显著提升,能模拟人类的“慢思考”过程,展现出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在教育、科研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AI对个人的赋能进一步提升,从工作助手转变为“超级个体”的加速器,帮助个体拓展思维边界,形成协同智能。
司晓在腾讯科技向善创新节致辞演讲
司晓院长特别指出,当AI能力越来越强时,如何让AI与人类社会找到最佳的平衡点,是当前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他以数据科学领域的“拟合”概念为喻,找到一个适度的平衡点,实现个人与AI、经济与AI、社会与AI的深度融合。并且,“拟合”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寻找AI与社会的最佳平衡点。他呼吁社会各界在科技向善的道路上做出向善的选择,共同拟合出一个更好的未来。
腾讯集团高级经济顾问孙明春在题为《觉知、转型、与适应:迎接21世纪的第二个25年》的演讲中,深入分析了未来25年人类社会面临的三大挑战:气候变化、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以及贫富差距扩大。他强调,技术进步并不天然意味着社会进步,我们需要觉知风险,积极转型,适应变化,推动科技向善,确保技术进步的成果能够被更广泛的社会群体所共享。
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研究院总顾问杨健在参与“AI时代,就业的进与退”专题论坛讨论时表示,AI的发展虽然会带来就业结构的调整,但人的需求远未达到天花板,随着技术的进步,还会出现很多新的职业和岗位。他认为,在AI时代,我们需要做好人与AI、人与社会、人与政府之间的协同,推动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本届创新节还同期发布了《AI转型的进展洞察报告》。该报告由腾讯研究院联合企鹅有调共同撰写,通过对全国2887份有效样本数据的深入分析,指出了企业在AI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技术、模型、人才等方面的挑战,并对未来AI投资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为企业AI转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报告调研结果显示,企业正积极探索生成式AI在各个生产或服务环节的应用,79%的企业已经在两个及以上的环节进行了尝试,其中销售和客户服务环节的应用最为广泛。企业应用生成式AI以提升核心能力和优化现有业务为主要目标,42%的企业AI投资占IT预算的11-20%,而投资占比越高的企业对投资回报率的满意度也越高。
为期三天的腾讯科技向善创新节,汇聚了近五十位产、学、研、媒体领域的嘉宾,在AI技术发展、文化、消费、社会发展等展开深入探讨。与会者回顾了AI技术的年度进展及其社会经济影响,分享了数字技术对艺术创作的启发,以及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意义转型。同时,活动关注低欲望时代的消费趋势、少子化与老龄化挑战、乡村振兴实践,以及普通人在技术浪潮下如何自处。关于AI与人类共生的讨论涉及情感、哲学与生命力等话题,启发人们在反思在变革大潮中人与社会的未来。
“科技向善创新节”不仅是一个分享前沿科技、探讨未来趋势的平台,更是一个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类福祉的行动场。腾讯始终坚信,科技是一种能力,向善是一种选择。科技向善创新节也在面向社会各界发起呼吁,共同探索科技向善的理念和实践路径,推动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包容、可持续的数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