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观察家网 > 科技前沿 > 科技前沿 >

2025年,ICT哪些技术领域值得关注?

人民邮电报 | 2025-02-20 14:01:57

回顾2024年,5G和千兆光网规模建设步入尾声,用户需求得到满足。同时,一些新技术的推广进展不如预期,基础技术理论还需突破瓶颈。展望2025年,AI为信息通信业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无论在云侧还是端侧,AI都对通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望为行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除了AI,信息通信技术也在能力和空间上进行扩展,网络质量不断提升,通信技术加速迈向“空天地”一体化时代。

AI为行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过去两年,AI的焦点主要在大模型上,如今,AI热度逐渐转向应用落地,AI终端、AI APP、AI Agent、具身智能等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2025年,端侧AI应用将迎来爆发期,颠覆式创新的应用随时可能出现。

消费侧的5G新通话、5G消息等新型业务也在紧紧拥抱AI。尤其是5G新通话,在DC(Data Channel)通道标准和产业成熟之后,会有更多诸如AI助理、AI客服等AI类新通话业务落地。AI终端形态不局限于手机,也可能是具身智能体或其他智能体。

端侧AI爆发将给信息通信业带来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边缘计算、端侧计算的崛起,也可能是流量增长、智能体通信流量的增加。如何满足端侧AI需求,如何实现数据高效入云入算,值得深入研究。

除了无线技术领域,在有线通信方面,AI对信息通信业的影响体现在光通信上。AI大模型的训练依赖算卡集群,而算卡集群对超高速率(800G、1.6T)光通信有着强烈需求,直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爆发,也使SerDes、硅光、光芯片、DSP、相干光、CPO/NPO/LPO、空芯光纤等光通信技术取得了巨大发展。

随着大模型参数规模的持续增长,算卡集群也从千卡级走向万卡级、十万卡级。传统的单数据中心集群已经无法满足需求,需要多个异地数据中心共同组成更大的算卡集群。因此,DCI(数据中心互联)相关的长距离光通信迎来了机遇。目前,国内骨干网400G升级已经取得了进展,1.6T的相关解决方案正在加紧研究。

网络赋能AI,AI也赋能网络。近年来,基础电信企业和设备企业都在研究如何通过AI提升现有通信技术。目前,在无线资源管理、网络规划优化、业务分析预测、故障排查处理等方面,都已经出现了通过AI实现智能改进的案例。AI可以帮助提升网络性能、简化网络运维,提升效率、削减成本。行业先行者还打造了通信大模型和网络智能体,借此帮助基础电信企业更高效地管控网络。在AI的帮助下,2025年,网络智能化的相关应用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普及,网络自治将加速迈入L4阶段。

网络更新更快更智能

对于AI浪潮的到来,业界提出了以“IPv6+”为底座的新一代互联网概念,并命名为“新质互联网”。新质互联网把AI作为主要服务对象,提出了联算、联智、联数、联空四大新场景以及超宽新联接、IPv6+新扩展、网络新智能、安全新机制四大关键技术创新,旨在实现互联网底层技术的全面升级。

在光纤宽带领域,50G PON(无源光网络)实现了小范围商用,还面临用户侧需求和产业链成熟的挑战。预计50G PON在2025年会有更大规模的商用。除了家庭用户之外,50G PON或将在园区网络等B端、G端市场有更多的应用。

在移动网络领域,5G和5G-A带来的网络性能提升深度赋能垂直行业场景,尤其在工业制造、车联网等对网络性能要求较高的场景具有非常明显的成效。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专网通信提出更多需求,这对基础电信企业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物联网领域,技术发展路线变得明确。Cat.1的兴起,说明成本对于市场份额起到决定性作用。RedCap是5G的“青春版”,整个行业对此寄予厚望。目前,RedCap的成本有望下探至百元以下,这将为行业带来大量机会。对基础电信企业而言,RedCap的广域连片覆盖是建设5G-A的动力之一。在不少城市,基础电信企业已经初步实现了RedCap的连片覆盖,满足垃圾清运、安防摄像头等广域覆盖场景的需求。此外,无源物联(P-IoT)也值得关注。这项技术在仓储物流、商超消费等场景具有潜在的市场需求。

为了提供高质量的网络,信息通信业在想办法解决网络覆盖和体验问题。一方面,主管部门通过“信号升格”等行动,增强地铁、车站、机场、隧道等区域的信号质量。另一方面,基础电信企业针对高端用户提供有偿的网络优化保障,2025年会有更多相关业务推出。

“空天地”一体化时代加速到来

除了在既有场景上提供更强的服务能力外,信息通信业也在努力寻找新的应用场景。

低空经济产业崛起,通感一体技术备受关注。通感一体的本质是通信网络的功能拓展,把通信和感知的能力结合起来,除了可以用于低空飞行器的探测之外,还可以用于车辆、船舶的感知,桥梁的形变监测等领域。低空飞行器需要大量的基础服务,除了状态和位置感知之外,还有低空通信、低空控制、导航指引等。所以,业界提出了“四张网”的概念——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市场应用场景也变得多了起来。通感一体是新领域,从技术层面来看,通信和雷达虽然都基于无线电磁波,但属于不同的技术体系,两者融合还面临技术和产业化方面的挑战。这种融合和扩展,对信息通信业而言是重要机遇,有望给行业带来新的商业机会。

通感一体除了通信功能扩展外,也是“泛在通信”的组成部分。通信技术的发展除了性能越来越强、功能越来越多外,覆盖也越来越广,最终实现网络无处不在。低空经济、通感一体是面向低空的网络覆盖,中空、高空以及太空也要有对应的解决方案。在高空领域,ATG(地空通信)值得关注。

基础电信企业在ATG领域开始布局,一方面,推动飞机机型改造以及认证;另一方面,针对重点航线进行沿线ATG基站的布设。2025年,基础电信企业在ATG领域还将有一些重要发布。

此外,卫星通信尤其是高通量卫星以及低轨星链热度持续不退。过去一年,卫星通信的热点之一是手机直连卫星通信,有多家企业推出相关业务。不久前,中国星网开始正式布星,值得期待。

卫星通信的意义不仅仅是在特殊情况下提供应急通信,通信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它本质上是多功能网络,具有泛在覆盖的能力。在空间上进行布局投入,占据空间位置和频谱资源对我国而言意义重大。

信息通信业值得关注的技术还有很多,例如量子通信、语义通信、智能超表面等,这些技术的成熟还需时间。2025年,通信行业将继续前行,AI的重要机会不能错过,低空经济、卫星互联网等新兴领域的拓展值得期待。 (作者:周圣君)

标签:

  • 标签:中国观察家网,商业门户网站,新闻,专题,财经,新媒体,焦点,排行,教育,热点,行业,消费,互联网,科技,国际,文化,时事,社会,国内,健康,产业资讯,房产,体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