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301医院怎么样(为何北京人不去协和医院看病) 的知识大家了解吗?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北京301医院怎么样(为何北京人不去协和医院看病) 的介绍,希望可以给到大家一些参考,一起来了解下吧!
【资料图】
在北京西四环边上,有一家非常著名的医院—— *** 总医院。
然而,人们更愿意称之为“301医院”。
在很多人眼里,301医院是一个神秘而威严的地方。
原因不仅在于其先进的医疗设备和高超的医术,还在于其传奇的人生经历。
中国人民 *** 总医院(301医院)
将军建立的医院。
时间追溯到1954年。
刚刚从南京军校进修归来的洪学智将军,受到时任 *** 中央军委秘书长黄克诚将军的接见,接受了一项重要使命——出任国家总后勤部副部长兼参谋长。
原中央军委秘书长、 *** 总参谋长、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书记黄克诚,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图为1981年黄克诚同志在北京玉泉山。
接受任命后,洪学智中断了学习,开始了总后勤部各机构的整顿。
洪学智,军功卓著的军嫂,两位将军。
其中,整顿军队医疗系统更大的事件是 *** 301医院的成立。
20世纪50年代,北京最著名的医院是北京协和医院。
这家医院是一个美国人在1921年开办的,拥有当时更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更高水平的医疗技术。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北京的外交机构越来越多,协和医院成为外交官看病住院的首选。
当时协和医院属于军队管理单位,外来人员和军队人员一起去看病,双方都极不方便,也不利于保密和安全。
周恩来总理指示将协和医院划归国家卫生部,然后在军队控制下建立一所医疗水平更高的医院。
因此,301医院的筹建被提上日程。
饭号301
301,原是华北军区某校的代号,后改为医院,但规模小,设备落后,医疗薄弱。
1952年,这所名为“301”的小医院从天津迁到北京,在五棵松建成了一所400张床位的临床学院。军委决定将其划归北京协和医学院管理。
原 *** 总医院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志强(站在中间的那位)指导基层医务人员进行医学实验。
随着 *** 总医院的筹建提上日程,中央决定以301医院为基础,加强力量,增加设备,扩大规模。1954年,这所医院被正式命名为“中国人民 *** 第301医院”。
三年后更名为“中国人民 *** 总医院”,名称中不再出现“301”的称谓,但仍有不少人习惯称之为“301医院”。
寿司病房大楼
31号院最早的病房楼完全是苏式,也就是“凹”字形。
建筑的入口在凹的中央,一侧是办公室、各种实验室、报告厅。一边是长长的病房,地上七层,十六个病房。每个病房平均40个床位,粗略估计近700个床位。
楼下的地下通道四通八达,通往门诊楼、外科楼,甚至经常有人迷路。
据说这个设计是参照圣彼得堡前苏联军队基洛夫医学院的建筑图纸复印件改进的。
基洛夫医学院“301”医院早期建筑设计原型。
基洛夫医学院不仅在前苏联,而且在世界上都很有名。集苏联高等医学教学、科研、医疗保健于一体,聚集了先进的医疗设备、顶尖的医学人才和高端的研究课题,具有卓越的供应保障能力。
可见,301医院从一开始就以国际先进水平为目标。
南楼往事
自建成以来,301医院已成为全军更大的综合性医院。
除承担全军各大军区疑难杂症的诊治和救治来自全国各地的地方病人外,还负责中央、军委和总部的医疗卫生保健工作。31医院南边的一栋病房楼,就是著名的“南楼”,有着特殊的使命。许多国家领导人和高级知识分子都在这里接受过治疗。
南楼是整个医院戒备最森严的地方。进入必须有通行证。门两边都有警卫,周围有三个流动岗哨。
北京301医院新南楼。
因为涉及国家机密,没有治疗护理任务的医护人员不能去南楼。
*** :如果出了什么问题,我和我的家人都有责任。
1976年底一个暖冬的日子,301医院南楼迎来了一位特殊的病人。他穿着一件中式棉袄。虽然他的额头上有一丝痛苦,但他的精神仍然很旺盛。
他就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 。
*** 资料图
为了安全保密,医院会把南楼的五楼单独出来给他用,进出都要坐专用电梯。
和住宿安全,我们要进行术前检查和护理,以及制定手术方案。
根据规定,为主任做手术必须向上级报告,经批准后才能实施,全院要严格保密。只有参与手术和护理的人才知道 *** 将接受手术。
就像普通人做手术一样,小平同志的手术也要家属签字。
手术前,他对医生说:“我信任你们医院,相信你们会尽全力治疗疾病。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如果出了问题,我和我的家人都会负责。”
手术过程中,小平也表现出惊人的镇定。
他拒绝全身麻醉,术后连止痛药都不吃,第三天独立下床,没有人搀扶,甚至一句话也没说。
这种顽强的表现给当时的外科医生和护理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正如他的主刀医生李在回忆录中感叹的那样:“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是因为自律精神了不起。”
除 *** 外, *** 、 *** 、聂、黄克诚、等领导也曾在此接受过治疗,为南楼增添了不少传奇色彩。
季羡林:纵波放大的时候,我不喜欢,也不害怕。
除了领导人,许多文化界人士也在这里就医,如钱学森的妻子蒋英、国学大师季羡林等。
2003年2月,国学大师季羡林因右小腿骨髓炎住进301号。主治医生陈文是一位年轻的女医生。因为纪年纪很大了,之一次治疗和换药都很谨慎,怕伤到老人。
但纪老总是笑着说:“不疼,你放心换吧。”说话间,陈文看着纪老的额头渐渐渗出大颗大颗的汗珠。
*** 总医院南楼临床部医护人员正在为国学大师季羡林检查。
我住院期间,有很多朋友来看望季老。
有一次,有人买了20多本这一季的旧书,让他一一签名留念。
那时候他视力不太好,写字会抖很久。
现场的护士建议挑一些重要的签字,他笑着说:“我一次签不完这么多份,就慢慢签吧。”
后来,季老亲笔签了20多本书。
季羡林和他的猫。
护士长刘记得很清楚,季老经常讲陶渊明诗里的一句话:纵浪变大,你不喜也不惧。你应该做你能做的一切,你不要想太多。
纪老说,这是他的座右铭。当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时,他们应该是无忧无虑的和冷静的,不管他们面对什么,甚至是生或死。
正是这种豁达,让他在南楼的六年多时间里,感染和激励着身边的人,也为南楼的往事增添了温暖的一笔。
*** 总医院新门诊大楼
如今,宏伟的新门诊大楼拔地而起,求医的人不计其数。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一点”app或搜索小程序“一点资讯站”。全省600多家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报道!我要举报。